【摘要】小学四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精品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1.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全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对学生进行“用词准确”训练的典型文章。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然而,准确地运用词语和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2)准确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感受文章结构的整体美。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了解森林、热爱森林,保护树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篇课文,也知道了学习课文入手的一些方法了,今天,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假如我们从重点句入手的话,那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重点句呢?我还是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学生说出自己选的重点句。
[设计意图:这时学生会认真通读课文,把课文内容读通、读懂,这就起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作用,这也达到了“教育无痕”的境界]
2、在这些重点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预设生回答:我喜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今天我们就从同学们喜欢的句子入手去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选择。就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对学生的真诚信任和欣赏,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充满阳光雨露和温馨浪漫。]
4、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学习这句话呢?
预设生回答:可以抓关键词语来学习。
对,那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呢?
(景人、美丽、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那就让我们紧扣这些关键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这座有着大花园之称的宝库去领略它诱人的风光。
5、学生自由读书,借助字典,认识的生字和弄清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6、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又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和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对话更为亲切。学生的学习激情会大大提高]
三、交流学习心得,逐段品味语言文字
2.指导学习“春天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体会。
(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一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词语。)
(4)随机出示课件:播放淙淙的流水声和小鹿各种各样可爱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5)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6)引导学生说一说:小鹿跑出来看见了什么呀?
(7)小结并板书本段学习方法:读──画──找──体会
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
4.集体汇报时,相机出示课件:大兴安岭各个季节美丽的景色。
指导学生重点体会。
(1)“夏天美”: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秋天美”: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飞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可以试着背诵。(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表演读、配乐朗诵)
7.再次回到最后一段:
(1)体会“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
(2)体会“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有价值、有贡献)
四、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是呀!小兴安岭的景色如诗如画,它的物产让我们回味无穷,所以作者说它是既是一座大花园,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那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方法,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在这“人性”流淌的`氛围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情可抒。学生就会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和甜蜜。同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判,实现柴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学生可以自由的倾吐、体会和感悟。感言于心,以心化言,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心灵的对话中就会活力四射。学生精彩的发言,既是情感的流淌,更是灵性的涌动;既是 ……此处隐藏4903个字……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第一遍朗读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第二遍朗读课文。读前设问: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俺们什么?
读后明确: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俺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4.把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提出来。
1.同学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同学的协助下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作业
根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考虑下列问题: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俺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考虑: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俺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集体交流。
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俺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考虑:
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
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教师协助同学理解并明确: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同学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设问:“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读书方法。
(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身考虑并理解下列问题:
(1)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
设问:“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明确: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示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俺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依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同学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同学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明确: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八)总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俺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俺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身学习,非常胜利。
(九)安排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十)板书设计
(十一)随堂练习
1.组词
融()汇()献()脆()肥()
溪()封()酸()靠()库()
2.理解词语
密密层层:
葱茏:
3.誊写喜欢的一个段落
教学设计点评: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俺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在知识教学点上,注重引导同学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能力上注重培养同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方法主要以反复朗读为主,通过朗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四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精品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